寧海新聞網(wǎng)訊 昨天中午,記者和縣紀委、縣文明辦相關人員分三組,走進部分機關部門和街道,體驗“公家人”午飯時的餐盤情況。
中午11點15分,記者來到城區(qū)某部門,發(fā)現(xiàn)偌大的餐廳已有不少干部職工在就餐,打菜窗口也排著不少人。記者留心觀察了下,每位就餐人員的伙食基本是三菜一湯。這些菜都能吃完嗎?對于記者的詢問,正在吃飯的一名職工說道,菜都是打在托盤里,不會太多,飯則是自己盛的,吃多少盛多少,基本上都能吃得完。食堂的一位負責人介紹說,食堂每天就餐的人有200多名,由于場地有限,從11點10分左右便分批次吃飯,一直到12點才結束!懊刻焓o埵2丝刂频眠好,大家基本上都能做到‘光盤’!痹撠撠熑苏f。
在某街道辦事處食堂,記者看到墻壁上依次貼著“粒粒皆辛苦,文明在餐桌”、“舌尖上的文明——文明節(jié)約,快樂生活”、“文明用餐,節(jié)儉惜!钡男麄鳂苏Z和宣傳畫。席間吃飯的人員三三兩兩地坐著,用餐結束后,餐盤里只剩下零星菜葉和湯汁。窗口打菜的阿姨告訴記者,食堂一般提供三菜一湯,有時還會有人要求某一種菜量打少一點。記者看到,在食堂右前方放置著不銹鋼飯桶,大家可自行打取適量米飯。在廚房工作間,工作人員正在整理剩菜、清洗餐具,一旁的廢菜桶剛滿1/4。清洗餐具的阿姨說每一天的剩菜都很少,大家愛惜糧食的意識很強。而在該食堂,記者還看到大家使用的都是公用筷子和調羹,用餐完后,主動將餐盤放至回收處,在細節(jié)處體現(xiàn)著低碳用餐的良好氛圍。
隨行的縣文明辦工作人員說,現(xiàn)在大家的節(jié)約意識很強,但我們要繼續(xù)杜絕舌尖上的浪費,走向舌尖上的文明。告別剩菜殘羹,踐行“光盤運動”,從今天做起,從你我做起。 (記者潘旭婷見習記者陳瀟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