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海新聞網訊(見習記者陳瀟奕李甲通訊員嚴潔)火紅的鞭炮響起來,歡騰的鑼鼓敲起來,一年一度的前童元宵行會吸引著十里八鄉(xiāng)的百姓和省內外的游客,不論是古鎮(zhèn)入口處的石子路邊,還是鹿山腳下的石階上,抑或是農家小院的屋檐下、房頂上都密密麻麻地聚集著前來觀看的人群。一只只紅彤彤的燈籠點綴在古鎮(zhèn)的大街小巷,烘托出熱鬧喜慶的節(jié)日氛圍。
隨著五彩煙火的升天,鼓亭館廣場上身著節(jié)日盛裝的人們舉起貼有元宵對聯(lián)的大旗,敲起鑼鼓,舞起長龍,或抬或推鼓亭臺閣,開始了盛大的游行,一路上鼓樂齊鳴,人聲鼎沸。元宵行會中最吸引眼球的莫過于一個個造型精美、朱金木雕的鼓亭臺閣。那鼓亭猶如一個個縮小版的亭臺樓閣,層層亭閣精雕細刻,或畫有精美的花鳥蟲魚,或雕有一個個逼真的人物形象。那臺閣則是一個個流動的小戲臺,周邊掛滿一串串象征吉祥喜慶的小燈籠和五色彩旗,三五個男女娃娃裝扮成戲曲人物,披掛上陣,或鳳冠霞帔,或頂戴花翎,或金盔鐵甲,分別扮成老太君、小將岳云、穆桂英掛帥等。最吸引人的是能上下翻動的臺閣,孩子們一蹬一踹,臺閣就上下滾動不停,煞是好看。
元宵行會中最高興的莫過于孩子們了。在縣知恩中學就讀的王肖文,早早地跟同學們來到了鼓亭館廣場,穿梭在人群當中,看著花花綠綠的鼓亭,紅撲撲的臉上難掩興奮之情,她說:“這是我第一次來前童鬧元宵,往常也只是通過圖片、電視了解一下,今天親眼目睹了,真的很熱鬧。相較于在城里過元宵,這兒更有年味。”
正踮著腳尖張望著游行隊伍的豆腐店老板娘童菊青驕傲地告訴記者:“你瞧,那是我們村的鼓亭,我小外孫就連續(xù)四年在上面男扮女裝,扮穆桂英呢。”說話間,一隊花車款款推來,花轎頂端坐著穆桂英和楊宗保,扮相俊美,好不神氣。
“我記事以來,就一直跟著車隊鬧元宵了,小時候就圖個熱鬧,差不多8歲左右稍微懂事了,就在轎子旁邊幫襯著,一晃20多年過去了。”表演人員童相海說,“行會是我們前童古鎮(zhèn)的特色,有500多年的歷史,祖祖輩輩流傳下來的文化,今后還要傳承下去。”
在花壇石凳上,一位80歲的老翁斜側著身子,一臉慈祥地望著行會隊伍。老人名叫童可黨,他說自己推鼓亭已經有60多年了,若不是腿腳不便,自己也要走上街頭,跟著隊伍熱鬧熱鬧,眼下他的小孫兒正在游行隊伍里面表演著。“我們前童的孩子每逢元宵節(jié)都會回到古鎮(zhèn)參加行會游行,文化傳承后繼有人啰。”老人這樣告訴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