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海新聞網(wǎng)訊 前不久一位江蘇的父親替被流浪狗咬傷的兒子吸毒血,不幸感染狂犬病去世的消息讓人唏噓不已。被動物咬傷后我們該用哪種正確方式處理傷口?記者就此采訪了縣疾控中心有關(guān)專家。
縣疾控中心傳防科科長劉世科告訴記者,被動物咬傷后用嘴去吸毒,不但無效而且會加大感染風險。劉世科介紹說,狂犬病病毒主要由發(fā)瘋動物的唾液往外排泄,人被動物咬傷,病毒可能自皮膚破損處進入人體,而人去吮吸被動物咬傷、抓傷的傷口,感染狂犬病病毒的風險會很高!叭魝谏蠚埩艨袢〔《,如果人用嘴去吸,病毒會直接污染口腔黏膜,而狂犬病病毒會通過黏膜進入體內(nèi),如果口腔有潰瘍、牙齦出血等情況,感染的風險就更大了!庇米煳镜降子袥]有效果呢?劉世科分析說,用嘴吸毒,最多只能吸出幾口帶病毒的血液,并不能起到深層的清潔消毒,因此這種行為是危險而又無效的。
9月28日是“世界狂犬病日”,今年的主題是“共同努力,使狂犬病成為歷史”?袢∷劳雎矢哌_100%,可防不可治。馬上又到國慶節(jié)了,不少市民可能會選擇到山區(qū)旅游,縣疾控中心專家特別提醒,進入山區(qū)看到野生哺乳動物要特別小心,以防被襲擊。被動物抓傷或咬傷后,首先要做的是處理傷口,必須在致傷后馬上進行。第一步用肥皂、清潔劑和大量清水沖洗傷口約15-20分鐘,然后用醫(yī)用碘溶液、酒精涂抹傷口,有一定深度的傷口應及時到就近的犬傷門診處理,盡早接種狂犬疫苗。由于貓、鼠等動物體內(nèi)也可能攜帶狂犬病病毒,因此,凡被動物咬傷、抓傷后,都要及時就診。另外,不要在傷口上貼創(chuàng)口貼、包扎紗布等,保持創(chuàng)口敞開、干燥。(記者潘旭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