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海新聞網(wǎng)訊(記者婁偉杰) “菲特”強臺風來襲,帶來的暴雨給我縣造成了嚴重損失,縣新聞中心的記者們冒著暴雨深入一線,走村入戶,不畏勞累,連續(xù)作戰(zhàn),全程報道了全縣干部群眾齊心協(xié)力抗擊強臺風和對口支援余姚、海曙等災區(qū)的感人事跡,各個防臺救援現(xiàn)場,都留下了他們忙碌的身影。
10月5日,當很多群眾還沉浸在節(jié)日氣氛中的時候,縣新聞中心負責人接到臺風來襲的預警后,立即召集中心班子成員研究防臺宣傳事宜,并迅速下發(fā)緊急通知,要求新聞中心全體員工立即到崗。當天晚上,縣新聞中心值班記者趙燕就采寫了第一篇報道《迅速到崗到位全面落實責任堅決打好防御“菲特”這場硬仗》,刊發(fā)在寧海新聞網(wǎng)上,寧海新聞網(wǎng)工作人員也在網(wǎng)上及時編發(fā)了《臺風實時路徑圖》和防臺注意事項。
災情就是命令,10月6日一早,中心全體員工就投入到了緊張的防臺宣傳報道工作中,2名記者前往縣三防辦駐守,以利于第一時間采寫省、市及我縣防臺工作部署;其余記者全部前往各個防臺一線現(xiàn)場,挖掘新聞線索。哪里有災情,記者就會出現(xiàn)在哪里。10月6日下午,縣新聞中心決定《今日寧海》10月7日增出一期,所有采編人員立即行動起來,到晚上,《寧海各級黨員干部取消假期進崗到位防御臺風》、《寧海段25趟列車停運客運汽車正常運行》、《嚴陣以待防御“菲特”》等一篇篇來自防臺一線的報道匯集到了編輯的手中。凌晨2點,照排室和編輯部還是燈火通明,編輯和校對、照排等都在為當天的報紙正常出版而努力。這個時候,新聞網(wǎng)的工作人員也一直在堅守,將各路記者采寫來的一篇篇報道上傳到新聞網(wǎng)、文峰論壇、官方微博、微信等傳播媒介上,讓讀者能第一時間了解實際情況。7日一大早,經(jīng)過印刷廠近3個小時的努力,3萬余份還散發(fā)著油墨香的報紙送到了讀者手中。
10月10日中午,見習記者王勁前往余姚災區(qū),采寫我縣救援隊伍在余姚的點點滴滴。11日,又派出記者周韻健趕往余姚,加大對對口支援工作的宣傳力度。災區(qū)缺食少衣,而且還沒有電,但兩位記者主動克服困難,跟隨救援隊伍在沒過大腿的水中,艱難前行,參與各類救援工作,在救援之余,發(fā)回了《災情就是命令》、《與時間賽跑》、《水退到哪我們消毒到哪》等一篇篇現(xiàn)場感十足的報道,為我縣群眾了解災區(qū)情況和我縣對口支援工作情況提供了第一手材料。
從10月6日開始,縣新聞中心利用《今日寧!、寧海新聞網(wǎng)、文峰論壇、官方微博、微信等傳播渠道,共刊發(fā)各類防臺救災報道近百篇,讓全縣干部群眾全方位了解了我縣受災情況和防臺救災工作開展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