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東區(qū)福明街道辦事處副主任盧彤
3月28日陰
初春的午后,沿滄海路驅車行至陸嘉家園社區(qū)內,我又一次來到陸嘉河。
這是一條400米長的“斷頭河”,在波波城社區(qū)和陸嘉社區(qū)間穿流而過。漫步在縱橫交錯的河道上,兩岸邊的柳枝吐露了嫩芽,蘆葦透出了青色。微風吹過,河面上波光粼粼,河里小魚群隱約可見。
與不少“斷頭河”相比,這條河看起來不是那么糟。
陸嘉河是江東區(qū)陸嘉家園的“母親河”。多少年來,這里的居民已經習慣在河邊洗衣洗菜。然而,如今河邊隨處可見洗衣埠、河面上漂浮的零碎垃圾和菜梗、兩岸草坪“改造”成的小蔥田……看起來,雖說“鄉(xiāng)土”氣息比較濃,卻是讓我最頭疼的地方。
和江東大多數(shù)河一樣,陸嘉河水體流動性差,洗衣洗菜洗拖把等帶來的生活污水勢必對水質造成影響,而對草坪的破壞直接影響了河道兩岸的環(huán)境。“河長!”不遠處有人叫我。抬頭看對岸,原來是波波城的護河隊。他們身著紅馬甲,兩三人一組,沿河邊撿拾垃圾。
事實上,江東區(qū)每條河都設立了護河隊,由附近社區(qū)的居民志愿者組成。每個護河隊每天不定期負責所轄河道兩岸的日常清潔。“今天垃圾多不多?”我朝著對岸的隊員們喊。“不算多,還好。”有人回答道。
繼續(xù)向前,我遇到了陸嘉社區(qū)的護河隊,河兩岸頓時熱鬧起來。“師傅,今天船上的‘貨’不多么?”看到一艘垃圾清理船劃過來,我又扯起嗓子喊道。“我們不斷循環(huán)清理,不會多的。”
談話間,微風吹來,沿岸枯黃的蘆葦叢“嘩嘩”作響。“在不除根的情況下,能否將這些枯萎的蘆葦葉除去,這樣河道看起來更清爽。”我向社區(qū)人員詢問。“蘆葦葉剪到什么位置不影響生長,我們得找專業(yè)人員問問看。”
不知不覺間,兩個多小時過去了,又到了河的“盡頭”。這里其實離甬江不到100米遠,如果能夠打通這條河,讓水“活”起來,該多好。∫苍S只有到那時,我們才能重回到“河清水綠”的時代。
(記者馮瑄江東記者站張繪薇楊磊實習生黃佳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