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江東區(qū)百丈派出所在論壇曬出“打架成本”,寧波日報發(fā)了時評——《算“打架成本”更要降低公力救濟成本》。筆者閱悉,不由想起上段時間親身經(jīng)歷的“打架事件”,于是也從“打架成本”說開去。
現(xiàn)實中,往往有這樣的人,不計成本、不計后果,一事不爽、一言不合,怒發(fā)沖冠、拳腳相向。一分錢難倒英雄漢,一分錢也打死英雄漢。雞毛蒜皮之事,鬧得天翻地覆,引致無窮后患。君不見路怒族一觸即發(fā),害得自己身心俱傷、路人怨聲載道;君不聞空怒族大鬧天空,弄得自己得不償失、空姐要學(xué)拳道……
有人說,人活一口氣、人爭一口氣,這口有形無形的氣,充盈盤旋在人的心頭胸腔。本來,這是一口丹田之氣、一口正氣。由于某種外部因素的誘發(fā),它突發(fā)為惡怒之氣、戾氣。這種氣一旦上來,沖突而出,它便會沖昏頭腦,不計成本和后果了。
那么,如何才能讓這種戾氣不致發(fā)作?我們應(yīng)有一種如此的精神境界——退一步海闊天空,讓三分心平氣和。有理有節(jié)退讓一下,反顯君子之風(fēng)。從表象看來退避三舍、甘拜下風(fēng),是吃虧了。但退也是進(jìn),吃虧也是福,不是嗎,能吃眼前虧,方享來日福。韓信的“胯下之辱”就是很好的證明。
痞氣、戾氣、邪氣是人的習(xí)魔,我們要竭力戒除;大氣、硬氣、正氣是寧海人的精神,我們要努力傳承弘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