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海新聞網訊(記者 趙燕 通訊員 華建平 周曉瑩)躍龍街道近年來以創(chuàng)建村落文化宮為載體,積極鼓勵各村建立群眾性文體隊伍,建設文化活動場所,活躍村民文化生活。今年,該街道溪南劉、范家、坦坑、白嶠和溪南許等5個行政村將創(chuàng)建市、縣級村落文化宮,到目前全街道有15個行政村分別獲得市、縣村落文化宮殊榮。
躍龍街道現有47個行政村(合作社)、5萬余農村人口。以前,由于各村(合作社)文化設施落后,文化活動匱乏,村民業(yè)余生活十分枯燥。為活躍村民文化生活,構建和諧社會,近年來,躍龍街道黨工委、辦事處十分注重農村文化陣地建設,發(fā)動各村因地制宜建設村文化場所,鼓勵群眾組織成立文體隊伍,經常性開展各種文體活動。據統(tǒng)計,至目前,全街道建有47個村(合作社)級文化活動場所、40個圖書室,涌現出70余支“自娛自樂”式的秧歌舞隊、武術隊、健身隊、籃球隊、戲曲隊等文體隊伍,共有隊員5000余人。
每當夜幕降臨,華燈初放,云臺、草湖、檀樹頭、雙水、屠岙等村600余名秧歌舞隊、腰鼓舞隊的婦女隊員們,便不約而同地來到村文化活動中心燈光球場,在音樂的伴奏下,跳起歡快的彩帶舞、扇子舞、腰鼓舞……吸引村民們駐足觀看;屠岙、雙水、枧頭、趙家山、百畝洋等村的戲曲演唱隊隊員們,也在悠揚激昂的京胡、二胡等樂器伴奏下,唱起有板有眼的京劇、越劇折子戲,博得在場觀看村民的陣陣掌聲;而地處市、縣村落文化宮的莘村、白龍?zhí)、石舌章、下園等村文化活動中心,每天晚上燈火通明,村民們或在電視室里觀看精彩的電視節(jié)目,或在圖書室里翻閱報紙、圖書,或在棋牌室里下象棋,而一批年輕村民則在活動室里打臺球、乒乓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