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里“拼命三郎”多
有的結婚前一天還在辦案
事多人少,只能人人多勞。在橋頭胡派出所,多的是“拼命三郎”,刑偵民警詹挺在結婚前一天還忙著辦案。
詹挺是去年5月份結的婚,不過結婚照拖至4月份還未拍攝,妻子曾多次表達不滿,一度懷疑他對結婚的誠意沒多少。
去年4月中旬,終于和未婚妻定下拍攝結婚照時間的詹挺得到消息,一名在逃犯罪嫌疑人在貴州出現(xiàn),并被當?shù)嘏沙鏊カ@。他立刻跟所里匯報,并主動要求去貴州抓人。所長仇存明考慮到他婚期在即,有許多準備工作要做,不宜出遠門,就勸他:“都說你是工作狂,可結婚的人生大事你應該放在心上吧,我不想你因工作耽誤了婚禮!再說,我們還有其他人,你就安心操辦你的婚事吧!”
不想詹挺那“拼命三郎”勁兒上來,堅持要親自將這名逃犯抓捕歸案。原來,出現(xiàn)在貴州的在逃犯是詹挺兩年前主辦的一個案件的嫌疑人,當時沒抓住,詹挺很是惱火,曾說出“不抓到他我就不結婚”這樣的狠話。如今,逃犯有線索了,詹挺怎肯放棄親自抓捕他歸案的機會?仇存明拗不過詹挺,只得同意。當天,詹挺回家拿了幾件衣服,連夜踏上了去貴州的路。
如今,詹挺結婚近一年,對妻子承諾的蜜月也拖了近一年。休息時間,別人問起他的行蹤,妻子經(jīng)常開玩笑回答:“我老公不是在單位,就是在抓嫌疑人的路上。”不過,記者在采訪時八卦到,詹挺這位上周五結婚、周一就上班的“拼命三郎”,終于決定今年4月份和妻子去度遲來的蜜月了。
如果說詹挺是顯性的“拼命三郎”,那么社區(qū)民警葛主棟就是隱性的“拼命三郎”。
社區(qū)民警瑣事多,許多工作做了就過了,不過這件事給葛主棟留下了較深的印象。2013年9月5日上午,安徽男子王先生來到橋頭胡所報案,語氣十分焦急:“我15歲的女兒離家出走兩個月了,到現(xiàn)在還聯(lián)系不上,不知道會不會出事……”
當時葛主棟是值班民警,見狀一邊對焦急的王先生進行安撫,一邊詳細詢問相關情況。經(jīng)了解,王先生的女兒小沈因迷上網(wǎng)戀漸漸荒廢學業(yè),王先生和妻子對其嚴加管教,卻換來小沈的離家出走。后經(jīng)多方打聽,王先生得知小沈可能棲身在橋頭胡,便千里迢迢趕來尋女。
了解詳情后,葛主棟迅速開展了對小沈的尋找工作,最后確定小沈網(wǎng)戀的男友潘某也是安徽人,18歲,在橋頭胡街道某廠打工。葛主棟當即帶著王先生趕往潘某的打工處,并在潘某的指引下找到了小沈。不過,見到父親后,小沈的叛逆之心反而更加強烈,不愿隨父回家,民警勸說了一整天,無果。
當時葛主棟虛歲25,年紀輕輕,介入少女早戀事件以及父女間的矛盾,多少有些尷尬。他卻在不知不覺間,尋找機會搭起了父女間“愛”的橋梁。晚飯后,葛主棟趁著小沈躲避父親的工夫,采取分別與父女談心的方式,充當起父女間的傳聲筒。一來二去,一直避而不見的小沈終于明白了父親的苦心,跟著父親踏上了回家的列車。臨走前,王先生對葛主棟千言萬謝。
雖然是一名社區(qū)民警,但因為派出所警力少,葛主棟負責的不僅僅是本職工作。在縣“五水共治”“除四害打四惡”專項行動中,葛主棟是“河道警長”,承擔巡查員、調(diào)解員、偵查員、宣傳員等多項職責。去年6月,葛主棟根據(jù)群眾舉報線索,聯(lián)合縣環(huán)保局成功破獲一起工業(yè)污染案件。
類似的故事還有很多,而正是因為有那么多“拼命三郎”,橋頭胡派出所工作得以有條不紊地開展。
這里為民服務質量高
盜竊案破得快
在談起橋頭胡派出所工作重點時,所長仇存明再三提及要抓好隊伍建設、制度建設,努力提高為民服務的質量。多年下來,這一工作成效顯著。
走進橋頭胡派出所戶口證件辦理中心,一眼望去,填表區(qū)、等待區(qū)、休息區(qū)、更衣室等功能區(qū)布局一目了然,大廳墻上公示監(jiān)督臺、收費項目標準,大門一旁放置著辦事指南、業(yè)務流程標牌和表格填寫標樣,還有一排休息座椅和一臺飲水機。在窗口柜臺前,記者還發(fā)現(xiàn)一副老花鏡。
下午3點多,一名年輕女子走進辦事大廳,因窗口已經(jīng)有市民在辦理事情,她用一次性紙杯接了一杯熱水,坐到一旁的休息椅中等待。在聊天中,記者了解到這名女子姓王,剛從外地嫁入本地,想辦理戶籍遷移手續(xù)。她笑著說:“喝上一口熱水,心里也不著急了,等待辦事的間隙成了難得的休閑時光,派出所服務質量好,給人感覺不錯。”
仇存明介紹,這是橋頭胡派出所秉承“為人民服務、讓人民滿意”的宗旨,大力推進戶籍窗口規(guī)范化試點建設,提高為民服務質量的舉措之一。主要通過突出實效優(yōu)化服務,調(diào)整空間布局,科學劃分功能區(qū),除了增設休息座椅、飲水機、老花鏡等便民物品外,還增設了醫(yī)藥箱、工具箱等,竭誠為辦事群眾提供方便。該規(guī)范化試點建設下來,有效提升了戶籍窗口群眾滿意度。
與此同時,該所還結合全所民警當村官制度,深化走村入戶制度規(guī)定,規(guī)定每周一為夜辦公日,每位民警到自己所任職的村走訪群眾,與群眾互留聯(lián)系方式、QQ、微信和報警電話等,搭建“連心橋”;開展“心系困難戶,情暖群眾心”愛民助困行動,走訪慰問困難群眾80余人,為群眾解決實際困難160多件,建立起“愛心橋”。
除此之外,還建立每日早會制度,推行警務工作“日清日結”機制;實行管理分類化、保障合理化、運作規(guī)范化、考核業(yè)績化等“四化”管理,完善協(xié)輔警管理機制……這些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有效推進了派出所工作的開展,提高了民警為民服務的質量,得到了群眾的廣泛認可。而這一成果,除了辦事大廳群眾的點贊外,派出所中一面面懸掛的錦旗也是證明。
“司機半夜汽車拋錨,派出所加油修車”“超市老板忘關門,協(xié)警守門等候看監(jiān)控”“群眾晚上家中著火,警察齊心滅火救人”“轄區(qū)老人走失,派出所微信尋人”……一樁樁小事,橋頭胡派出所民警卻把它們辦到了群眾的心坎上。近兩年,該所收到群眾致謝錦旗達到18面之多。
去年10月9日,董某報案,稱自家工廠工業(yè)原材料被盜。民警通過偵查發(fā)現(xiàn),這些盜竊犯穿著與工廠工作服極其相似的服裝,利用冬天穿著臃腫的優(yōu)勢,將價值較高的鋅塊揣在懷里,從而“光明正大”地將工業(yè)原材料偷盜出去。經(jīng)過運用多種偵查手段,10月16日中午,該所民警在桃源街道某賓館蹲點,抓獲犯罪嫌疑人詹某、麻某,破獲4起團伙盜竊工業(yè)原材料案件。而這,已經(jīng)是該所第二次破獲與這個工廠相關的盜竊案,董某特意送來錦旗,感謝派出所。
面對復雜的治安形勢和繁重的工作壓力,橋頭胡派出所始終以人民滿意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fā)點和落腳點,結合轄區(qū)社會治安實際,以群眾密切關注的各類侵財類案件為重點,優(yōu)化警力配置,加大巡邏密度,提高抓現(xiàn)行的能力,保障群眾人身財產(chǎn)安全。
去年10月11日凌晨,橋頭胡所巡控人員發(fā)現(xiàn),一群騎助動車的可疑人員看到巡邏警車后落荒而逃,巡邏民警立刻追上去,最后抓到了一名嫌疑人。連夜詢問,嫌疑人承認了犯罪事實,并交代了另外5名嫌疑人。當夜,民警又趕到其他嫌疑人的落腳點,在破曉時分抓獲了另外5名嫌疑人,成功摧毀一盜竊助動車犯罪團伙,破獲助動車被盜案件7起,追回4輛助動車。
一夜破獲7起助動車被盜案,破案速度奇快。據(jù)統(tǒng)計,2014年,該所民警通過巡邏防控抓獲嫌疑人33人,其中刑事拘留16人、行政拘留6人。
為民服務無止境。為提升群眾安全感、滿意度,橋頭胡派出所一直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