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寒冷的冬天,有這么一群人,他們堅守崗位,在寧海的某條街道,某個角落……他們的堅守保證了寧海這座城市生產(chǎn)生活的正常運行,他們的堅守也成了寧海嚴冬里的一道美麗風景。今日起,本報推出“寒冬·堅守”欄目,鏡頭對準這些普通勞動者,向他們可敬的堅守,致意!
凌晨5點,晨曦初露,吳志友便從板房的床上爬了起來,關掉鬧鐘,簡單洗漱之后,奔向食堂匆匆扒幾口飯,緊接著向桃源街道大屋村住宅小區(qū)工程的施工現(xiàn)場走去。工人們陸陸續(xù)續(xù)到來,使得原本靜寂的工地瞬間熱鬧起來。
吳志友,來自安微亳州。今年40歲,從事塔吊司機工作已經(jīng)10年有余,技術嫻熟,施工穩(wěn)妥,深受工友信任。幾十米高的塔吊,他只用三分鐘就爬到了頂。每天都是最早起床,最早到達工地,吳師傅告訴記者,“工友們每天都5點半就起床,我因為是高空作業(yè),肯定要比他們早。一開始起不來,就定七八個鬧鐘,現(xiàn)在早起已經(jīng)成為習慣了!眳侵居岩荒樅┬τ浾哒f,“早起并不是最困難的,最頭疼的就是駕駛室里冬天很冷,很遭罪。前幾天降溫,外面冷,駕駛室(鐵皮制成)里更冷,我能感覺到冷風一絲絲地往里鉆!手腳凍得不行。保暖的衣服穿了三件,也不頂用!
據(jù)吳志友介紹,工人們一天工作9個小時,晚上加班也是常事。為了不耽誤工作,一般自己上了塔吊之后,會滴水不沾,直到中午或晚上吃飯的時候才會下來上個廁所!罢f起上廁所,也挺不容易。每次都是憋著,或者盡量少喝水!眳侵居芽嘈χf,“因為在高空,自己每次去廁所,耽誤施工不說,爬上爬下,危險系數(shù)也會增加!比绻娴氖怯龅蕉亲犹凼裁吹,他都是先直接吞服準備的止痛片,通過對講機通知地面的信號工,然后緩一緩再爬下去。
除了要克服這些生理上的問題,吳志友還告訴記者,塔吊司機與司索(地面信號工)合不合拍也很關鍵。司機在操作時,有物體擋住視線這很正常。這時,司機就要完全依靠司索的指揮。提到一開始做塔吊司機的工作,也是因為不熟練,與司索的指揮不合,導致出現(xiàn)一些常規(guī)小事故!罢f實話,看不到東西總感覺心里沒底兒,幾十米長的吊臂,稍有偏移,就有可能碰到人或者碰到旁邊的建筑,即便是有司索在指揮,如果與他不合拍,每次施工時,心總是懸著,直到吊臂又一次回到自己的視線內(nèi),才把心放進了肚子里。現(xiàn)在我對塔吊操作工作越來越熟練,心里有底了!闭f罷,吳志友健步如飛登上了塔吊駕駛室,隨著一聲塔吊的轟鳴,一天的工作又開始了……
毛毛細雨下個不停,在寒冷陰濕的冬季清晨,機器的轟鳴聲響徹了整個施工現(xiàn)場,吳志友和他的工友們正在緊張有序地施工,他們忙碌的身影是施工現(xiàn)場最美麗的風景……
(見習記者顏燕燕通訊員丁素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