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習記者潘璐璐
進入夏季,用火用電安全更值得市民警惕。許多家庭中,液化石油氣的使用必不可少,做好液化石油氣的防火安全工作尤為必要。在使用過程中的思想麻痹、僥幸心理、操作不當,是引起液化石油氣火災的主要原因。只要每個用戶都能掌握液化石油氣的安全使用知識和防火知識,火災都是可以避免的。
鋼瓶生產(chǎn)經(jīng)過嚴密監(jiān)督,自身較安全
記者從縣燃氣協(xié)會了解到,鋼瓶的生產(chǎn)者需持有制造許可證,生產(chǎn)材料、厚度、設計都有嚴格的執(zhí)行標準。例如對環(huán)焊縫進行X射線透照檢驗,鋼瓶厚度采用無損檢測。每只鋼瓶經(jīng)過標志、涂敷、包裝、貯運、出廠文件等道道程序,每只鋼瓶都有表示其唯一性的標識。
根據(jù)2006年頒布、2007年實施的國家強制性標準GB5842-2006《液化石油氣鋼瓶》,規(guī)定型號YSP35.5的液化石油氣鋼瓶一般自重16公斤左右,充裝量為14.0公斤至14.9公斤。設計使用年限為8年,家用液化石油氣鋼瓶定期檢驗周期為4年。在此,專家建議,用戶當發(fā)現(xiàn)瓶體腐蝕、損傷等嚴重缺陷或閥門密封損壞時,應當立即送檢驗機構檢驗。
液化氣罐燃燒事故多與操作不當、灶具和軟管安全有關
燃氣專家告訴記者,在液化石油氣事故中,問題往往出在灶具和膠管。膠管兩端必須用喉箍箍緊,長度不得超過2米,市民應定期檢查調壓閥、灶具連接處是否完好,建議2年更換一次軟管。燃氣灶擺成水平狀,鋼瓶與灶具外側的距離不得小于0.5米,灶具的頻繁使用和較高的溫度,都會對密封圈造成影響。在灶具、調壓閥未連接好的情況下,不得扭動瓶閥開關,燃氣灶具點火時,應先打開鋼瓶上的角閥,再點燃灶具。使用完畢后,應及時關閉燃氣灶具和液化氣鋼瓶角閥。
使用液化石油氣時,鋼瓶應放置在通風良好的廚房內,遠離明火和高溫,避免暴曬,嚴禁與其他火源同時使用。當液化氣壓力不足不能正常燃燒時,說明氣體基本燒完,許多市民會選擇搖晃、傾倒鋼瓶,這些行為不僅沒必要而且不可取。
掌握正確的液化氣泄漏處置方法
液化石油氣原是無色無味的氣體,為了起到辨識和警示作用,特意加入了臭味劑“二苯醚”。當發(fā)現(xiàn)液化石油氣泄漏時,應立即關閉鋼瓶角閥,用濕毛巾裹手開窗通風,由于液化石油氣比重比空氣大,因此盡量使低處通風。并且,嚴禁點火、用電、開燈、接打電話。
遇到鋼瓶與調壓器連接部位等處著火時,先將液化氣鋼瓶旁邊的可燃物轉移,并把液化氣鋼瓶移到空曠地帶。用浸濕的被子和衣服將燃燒部位覆蓋,利用窒息法將明火撲滅,然后用濕毛巾蓋在鋼瓶護欄上,關閉鋼瓶角閥。如果火勢較大,難以控制,應迅速撥打119報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