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雪靜
又是一年畢業(yè)時,那是茉莉飄香的季節(jié)。
在熱乎乎的夏風中,飄然而至的,是那首甜美而又熟悉的歌——《南屏晚鐘》。記憶中,那是葉老師心中的摯愛,深情款款,縈繞舊夢。無論時光如何婉轉(zhuǎn)流淌,我都不會忘卻初中畢業(yè)那晚,葉老師滿懷真情,演唱那首歌時的神情,“我匆匆的走入森林中,森林它一叢叢,我找不到它的行蹤,只看到那樹搖風……”清潤悅耳的歌聲中,流露著她對美好生活的希翼,她對教育事業(yè)的執(zhí)著,對一屆又一屆學生的深情厚愛。日復一日,年復一年,選擇了這條路,就默默地走下去,不管嚴寒還是酷暑,深一腳淺一腳,苦苦耕耘,從不后悔,從不回頭,這就是大姐姐般的我們的學業(yè)和心靈導師——葉東亞老師。
葉老師說話總是柔柔的,性情溫和慈愛,即使我們同學調(diào)皮搗蛋,犯了大過,她也從不責罵。記憶深處的她,總是諄諄教導,循循善誘,細心又有愛心,特受我們同學歡迎。葉老師喜歡看書,喜歡寫作,喜歡詩詞,語文底蘊深厚,每次上語文課,她總會在黑板上抄一首古詩詞,讓我們讀讀背背,她還給我們講瓊瑤、三毛、席慕蓉的作品。在那個缺書少讀的年代,葉老師的課,就像夏日茉莉的清香,淡雅而溫馨,帶領(lǐng)我們走進了美麗而神奇的世界,讓我們盡情徜徉于知識的曠野,樂此不疲,興趣盎然。
葉老師總跟我們說,只要多背背古詩詞,以后寫起文章來,信手拈來,得心應手。于是傻乎乎的我,背了兩個月的詩詞后,自以為熟讀詩書,跑去詢問葉老師,“為何寫起文章來,我還是用不上背過的東西,是不是誤入歧途了?”也不知當時葉老師如何回答我這個怪問題,我真的忘了,我只記得后來的我,對古詩詞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讀大學時,我毫不猶豫地選擇了中文系。
“潤物細無聲”,也許潛移默化中,葉老師催發(fā)了我心底的那顆文學種子,不經(jīng)意間,生根發(fā)芽,默默地開出了一朵小花,怡情養(yǎng)性,自得其樂。若有人問起“幸福在哪里”?我會坦率地告訴他,其實幸福就在我們的心里。在你生活中有你喜歡做的事,有你喜歡讀的文章,有你熱愛的良師益友,何嘗不是一種享受?一種清淡素潔的幸福?我很慶幸在我人生之初,遇到了默默無聞,但滿懷生命熱情的葉老師,是她,帶領(lǐng)我們走入了那片文學的芳草地,讓我聞得了它的香,品得了它的味,一生愉悅地遨游之間,賞心悅目,其樂無窮。
我們的學校屹立于半山腰,遠遠望去,綿延的黛青色背景上,點綴著兩排矮平房,那兩排矮平房就是我們的教室。白天,書聲瑯瑯,筆墨飄香,而一到晚上,靜得出奇,靜得讓人害怕。夏日的夜晚,操場上紅旗飄飄,樹影婆娑,知了在無休止地演繹著經(jīng)典合唱,給這片天地帶來一點點的熱鬧,一絲絲的喧囂,偶爾,還能聽到山上野狗野豬之類的幾聲嚎叫,讓人毛骨悚然。生活就是如此艱澀,可還是淹沒不了我們對青春的向往,對知識的渴望,一屆又一屆的學生從這破舊的教室走向了外面,走向了美好。而二十歲就來這兒的葉老師,隨著白色的粉筆在黑板上“撲哧撲哧”地寫個不停,她那年輕漂亮的臉上,早已刻滿了憂心所致的細紋,可葉老師在我們心里,永遠都是那么美,就如她年輕時那樣。
每當我們遇到不懂的學業(yè)疑難時,我們會跑去詢問葉老師;每當我們遇到青春的困惑時,我們也會去葉老師那兒尋求關(guān)愛!皫熣,所以傳道授業(yè)解惑也”,韓愈《師說》中所闡釋的師者的作用,在她身上得到了唯美詮釋,一絲不茍,細心如初,善良無比,真誠無限。當我們將一點點小禮物送給她時,你總會在不久的將來,收到一份更貴重的禮物,以致后來我們再也不好意思送她禮物,因為我們知道她的性格了,而且我們也知道葉老師家并不富有。
大學畢業(yè)后的我,也成了一名語文老師,辛勤耕耘在三尺講臺上。碰到氣惱郁悶時,我總會想起葉老師的和藹和寬容,于是內(nèi)心釋然,重又變得心平氣和。葉老師,在我心里,你永遠是坐標,永遠是我迷茫時的明燈,燃燒自己,照亮別人。猶記得我們初中畢業(yè)二十年紀念日那天,那么多的男女同學將你簇擁起來,爭著要跟你訴說二十多年來的離情別緒,這像花兒一樣的幸福,幾人能擁有?而作為老師的你,享受到了人間這種無比的幸福。
又是一年畢業(yè)之季,遠處傳來了你最喜歡唱的那首《南屏晚鐘》,“我匆匆的走入森林中,森林它一叢叢,我找不到它的行蹤,只看到那樹搖風……”葉老師,一屆又一屆的學生,你永遠忙不完,愁不完,善良如初的你,一定要記得對自己好一點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