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yīng)敏明
我們小時候,物質(zhì)貧瘠,是“大人怕過年,小孩盼過年!贝笕艘獮榇汗(jié)的支出絞盡腦汁,而孩子們則無憂無慮地穿上新衣服,兜里裝滿零嘴,撒了歡地往田頭、溪邊、山里跑。春節(jié)就是一個字,玩。
說起玩,跟現(xiàn)在的孩子沒法比,沒有那么多的玩具,也沒有那么多的好去處。記憶最深刻的是放鞭炮,年前,我母親都會去買二三種炮仗,那長長的鞭炮總是屬于我的。正月初一,我起床的第一件事就是把那長長的鞭炮,細(xì)心地一顆一顆拆下來,放在桌上,小山似地堆著,然后給自己裝上滿滿一上衣口袋。出門前,我會向父親要來一根香煙,一盒火柴。這可能是一年中唯一一個父親會給我煙的日子。一出門,我就點上煙,四處丟點燃的鞭炮,鞭炮丟在墻弄里,會發(fā)出驚天動地的響聲,路過的行人往往都會被這突如其來的響聲嚇一跳。碰到“兇”的人,會罵一句“短命惡鬼”,但大多數(shù)人只會善意一笑。興許是過年了,大人也有大人樣,不屑于跟孩子計較。
說完放鞭炮,常玩的還有吹冰洞。以前的正月似乎比現(xiàn)在冷,容易結(jié)冰。我們住在大雜院里,院子里放有一只大水缸,缸里結(jié)著厚厚的冰,在陽光下反射著漂亮的光芒。我們這些小孩就想方設(shè)法把水缸里的圓形冰塊整塊給取出來,準(zhǔn)備做個大冰鑼。冰塊取出來了,中間沒洞,繩子串不起來。怎么辦呢?如果用金屬器物敲打,容易把冰塊敲碎。這個時候,吹冰手藝就派上用場了。找一根空心的麥稈,含在嘴里對著冰塊的中心吹,通過口中的暖風(fēng),化出一個冰洞來。因為冰塊厚,這也是個費勁的活兒。我們?nèi)膫小孩,接連地吹,吹了快半個小時,冰塊的中間終于出現(xiàn)了一個一分幣大小的冰洞。這個時候,我們便興高采烈地用麻繩把冰塊穿上,兩個小孩用竹桿抬著,一群小孩跟著,熱熱鬧鬧上街去了。
我讀小學(xué)時和一位姓潘的大哥很好,他手巧,會做鉛絲槍、鏈條槍。鉛絲槍就是把鉛絲按照手槍樣子做成手槍,并裝上橡皮筋,子彈是紙做的,在幾米之中被擊中,挺疼的。鏈條槍則高級多了,因為使用了火藥,似乎更有打槍的感覺。每當(dāng)過年,這位大哥就會送我一把鏈條槍。這槍,是先用鉛絲做成手槍的形狀,再把自行車棄用的鏈條一節(jié)節(jié)取下來,鏈條洞孔對準(zhǔn)做成槍管,撞針是鋼筋做的,用許多根橡皮筋做扳引,彈藥引子街上有買,其實就是火柴頭一樣大小的火藥。正月里,我最神氣的是穿上媽媽做的黃軍裝,手提鏈條槍,和同學(xué)們一起玩“抓特務(wù)”,你追我趕,鏈條槍對準(zhǔn)“特務(wù)““嗶嗶啪啪”打起來,玩得很瘋。
除了放鞭炮,吹冰洞,我們小時候還有許多其他的游戲,比如打木旋、打香煙殼、推鋼絲圈、接布頭、跳繩、老鷹抓小雞等等。雖然這些游戲的名字聽上去煞有介事,其實說穿了,就是窮玩。不過,不管是現(xiàn)在琳瑯滿目的玩具,還是過去寒酸簡易的游戲,孩子們?nèi)硇牡耐度氤潭榷际且粯拥。其實,玩什么不要緊,最要緊的是有著一顆玩著過年的心,這一點上,我們永遠(yuǎn)是比不上孩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