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潘璐璐通訊員顧一龍
秋天登高,自古使然。在這個秋高氣爽的季節(jié),最開心的莫過于約三五好友去爬山。不用復(fù)雜昂貴的裝備,無需專業(yè)的登山理論,也不用事先艱苦訓(xùn)練,只要你敢于邁開征服高度的雙腿,就可以出發(fā)了!
寧海不乏好山好水,在這“無邊落木蕭蕭下”的背景色中,我們?nèi)ビH近山水,登高思懷,聽風(fēng)聲,看云卷,感受“平地見天涯,登高天更遠(yuǎn)”的豪情。除了杜鵑山上響當(dāng)當(dāng)?shù)?ldquo;國家登山步道”外,在我縣的各個鄉(xiāng)鎮(zhèn),還有蜿蜒約500公里山道、輔道,全程走下來,大概需要半個多月時間。小記從中挑選了三條登山線路,徒步約3—5小時,一路上盡享寧海鄉(xiāng)鎮(zhèn)的秋季風(fēng)情。
線路一:西林水庫—龍?zhí)?/p>
線路長度:12公里,用時5小時左右。
景觀系數(shù):★★★☆
強度系數(shù):★★★
從石頭壘砌的斜土坡爬上西林水庫大壩,這是寧海第7座中型水庫,總庫容達(dá)1365萬方。在略顯寒意的秋季,迎著肅肅的冷風(fēng),水面碧波蕩漾,在日頭下金光閃閃。左拐到大壩邊,大壩旁右拐沿水庫邊機耕路行進,約幾十米遇左側(cè)有一步道標(biāo)識牌上紫山頭,上山后繼續(xù)走機耕路。從西林水庫到紫山頭的上坡路,雖然只有1.2公里,而且坡度也不算大,但走起來卻并不容易。到紫山頭后,有太陽能手機應(yīng)急充電設(shè)備、住房一幢,游客們可在此稍作休息。
沿住房邊山路繼續(xù)上山,紫山頭到大胡桐的路線比較長,約3.8公里。一位資深驢友說,這是此段徒步線路中最可怕的3.8公里。此時氣溫已升高,身體已感到疲憊,而眼前還是無窮無盡的陡坡路,體能消耗非常大。
大胡桐海拔415米,住戶甚少,人跡罕至,有一座石頭砌的房子,游客可向住戶討點水喝,攀談一番再上路。大胡桐到柴鳥坑地勢比較平坦,走起來輕松很多,相對來說可以舒口氣,恢復(fù)一下體力。到柴鳥坑一間小房子里,有太陽能手機應(yīng)急充電設(shè)備,在小房子的南側(cè),沿防火道稍向上繞山腰的步道路可到鳥籠口,北側(cè)下坡路是去龍?zhí)洞濉?/p>
從柴鳥坑到龍?zhí)都s1.8公里路程,步行下山需1小時。但這1小時的下坡路,遠(yuǎn)比上坡路難走。甚至有驢友說“這根本不能稱之為路”。這是由大大小小的碎石隨意堆積而成的很勉強的一條山路,果然應(yīng)了那句話:世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眼前這條下山的碎石小道,被笑稱為此段登山步道的“終極BOSS”。龍?zhí)洞逵修r(nóng)家樂,可食可宿,也可在此坐車回寧海城區(qū)。
此條登山步道,串起了水庫、田園、農(nóng)家樂、古村等,大梧桐、柴鳥坑和鳥籠口還有林場護林點,可露營野餐。時值秋日,大梧桐至鳥籠口路段沿途有大片的金錢松,此刻應(yīng)已落葉,滿地金黃,值得游客們?nèi)ヒ挥[風(fēng)情。
線路二:逐步環(huán)線
線路長度:3.4公里,步行用時3小時左右。
景觀系數(shù):★★★★
強度系數(shù):★★★
黃壇鎮(zhèn)逐步村的清水溪,是眾多驢友心中夏季登山勝地,這里溪水清澈,溪邊山體景色秀麗,擁有大面積的梯田,是夏天納涼避暑的好去處,身處靜謐的山水之間總令人心曠神怡。然而秋季的逐步村,更有一片似火的紅葉開在溪水邊,村內(nèi)還有登山向?qū)Ш吐稜I裝備、農(nóng)家樂等,配有發(fā)電機,可在溪邊舉辦戶外晚會。這里春沐云霧,夏戲溪水,秋聽紅葉,冬賞雪景,是休閑度假的好地方。
逐步村屬于寧?h和天臺縣交界的一個小村落,也不過幾十戶人家,村莊建在半山腰,海拔500米左右,是寧海版圖上的“西極村”。這里也屬國家登山步道,沿路有清晰的標(biāo)識不怕迷路。到了逐步村,清水溪就不遠(yuǎn)了,沿水路下游再行10公里左右,就能看到清澈的溪水,潭潭溪水之下,砂礫清晰可見,稍深的潭中,清澈的溪水已成翡翠色,水氣蒸發(fā)時會使早晚時分的村莊云霧繚繞。
沿溪水回溯上游至永迎橋,永迎橋是單孔橋,由亂石砌成,跨越水面十余米,高6.27米,橋梁中間厚0.6米,橋面寬4.85米。在橋面之上,僅鋪設(shè)了一層卵石,厚度只有0.15米。橋架在溪水之上,周邊是層林盡染的樹林,兩岸山體陡峭,森林茂密。永迎橋建于民國戊辰年(1928),橋額之上刻有建橋年月“民國戊辰桃月”,算得上最具原生態(tài)的古橋了,在這樣一個色彩斑斕的季節(jié),是觀賞永迎橋美景的最佳時刻。
線路三:龍宮—溫泉
線路長度:13.9公里,用時5—6小時。
景觀系數(shù):★★★★
強度系數(shù):★★☆
此行路線為龍宮村開始,途經(jīng)西漢古道、西溪水庫,過石佛崗、穿竹林、翻過鹿頸峧到寧海深甽溫泉。
其中“西漢古道”是沿龍宮大溪的一條古驛道,也是連通臺州和紹興之間商貿(mào)往來的絲綢之路,古道路面石砌而就,沿溪坑劈山而建,順山勢連綿不斷,層巒疊嶂。“森林溫泉”位于寧海西北天明山幽谷中,終年青山碧水,草木蔥蘢,溪水潺潺。
龍宮村是一個生態(tài)環(huán)境特優(yōu)的千年文化古山村,村內(nèi)尚有保存完好的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陳氏宗祠古戲臺、古宅、古巷、溪坑、古橋、古樹等。古道在龍宮村橋頭邊,過橋左轉(zhuǎn)沿溪邊走漢代古道,龍宮村里竹林茂密,一陣清風(fēng)掃過,竹葉“沙沙”作響。竹林處有一小道左下通往大溪,沿途有紅布條路標(biāo)。沿一條小路往下走,轉(zhuǎn)眼一片湖光山色蕩漾在眼前,峰回路轉(zhuǎn)都是風(fēng)景,兩岸峰戀疊翠的山澗,底下奔流不息的溪谷,前方漫漫西漢古道看不到盡頭。
走完古道進入去溫泉的山路要爬過好幾道防火道,由于山石風(fēng)化,沙石松散,這里的下山路稍顯困難,一不小心就有跌落山谷的危險。有登山驢友稱,這段路上頻頻遇阻,困難較多,需要多幾位同行人一起相互幫助。過大溪沿山路可到高坑口(機耕路盡頭),再沿溪邊小道直上,半山腰處有一個叉路,走左邊山路直上到防火帶,再右走防火帶到鹿頸崗,左下溫泉古道就到溫泉山莊了。沿路有登山步道標(biāo)識。
此線路沿線可欣賞古道、叢林、溪流、水庫、防火帶等,到達(dá)目的地時,恰好能泡一池溫泉水,消除疲憊。在龍宮村和溫泉山莊,都有農(nóng)家樂、民宿、露營可作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