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習(xí)記者潘璐璐通訊員葉瓊霞
鋪設(shè)仿真草坪實乃無奈之舉。
近日,市民“pan”向記者發(fā)來了一組照片,在桃源中路成片的綠化帶中,竟埋伏著幾位“偽裝者”——塑料仿真草坪。它們橫亙在綠化帶中間,不仔細看根本發(fā)現(xiàn)不了,幾塊假草坪拼接的路線,可以到達馬路對面。“pan”提出疑惑,難道這是給橫穿馬路的市民提供便利?園林局的用意到底何在?
假草坪是怎么回事
根據(jù)照片上的信息,記者來到桃源中路實地查看,發(fā)現(xiàn)在金融中心和世貿(mào)中心之間的綠化帶上,果然鋪設(shè)著6塊假草坪。若不靠近看,假草坪與周邊綠化已渾然一體,很難引起注意。記者觀察到,在假草坪的下方,均是光禿禿的黃泥地,原本種植的植物早已不見蹤影,兩旁的植物也是一副“奄奄一息”的狀態(tài)。在假草坪一側(cè),樹立著“愛護花草,請勿踐踏”的溫馨提示牌?磥,地毯之下的這條就是“世上本沒有的路”,因為走的人多了,才出現(xiàn)的。
5分鐘內(nèi)
有4位市民橫穿馬路
接下來的5分鐘,證實了記者的猜想。先后有三位女士、一位男士從地毯上走過,去往馬路對面。在橫穿過程中,一輛輛急速行駛的車輛近距離擦身而過,稍有不慎,后果不堪設(shè)想。他們的目的有吃飯、工作或停車。而在橫穿地點附近,就有一個通往對面的過街地下通道,記者觀察發(fā)現(xiàn),這些市民對過街地下通道視若無睹,毫不猶豫地選擇了橫穿馬路。一位從馬路對面過來的年輕女士對記者說:“小心一點,沒事的。”
記者還發(fā)現(xiàn),一位奶奶牽著約2歲的孩子從地下通道內(nèi)走出來,同時,一位女士也帶著女兒走進了地下通道。見狀,記者上前詢問,她們均表示,一來橫穿馬路非常危險,二來有孩子在,要給孩子樹立正確的觀念。
呼吁市民改變不文明行為
為了解鋪假草坪的真實用意,記者致電了縣園林局。工作人員解釋,此舉實在是不得已而為之。這些踩踏缺口曾多次補綠,往往剛補了一條小路,旁邊又被踩出一條新路,補植速度永遠“趕不上”破壞速度,造成較大浪費。為此,園林局嘗試了多種辦法,比如安裝溫馨提示牌、設(shè)置隔離防護欄、種植灌木球進行遮擋……但這些并沒收到良好效果。類似情況還發(fā)生在外環(huán)路、興寧南路、時代大道等城區(qū)多條道路。“比如今年1月份,在桃源北路各綠化缺口補植草坪、麥冬1000余平方米,但是不到兩個月又所剩無幾。”工作人員無奈地說。綠化長期缺失會導(dǎo)致黃土裸露,塵土飛揚,因此,只能采取鋪假草坪的臨時措施,希望市民給予理解。
那什么時候能換成真植物呢?工作人員表示,部分缺口在今年春季補綠工程中已經(jīng)補齊新苗木,鋪了假草皮的地段安裝了50塊溫馨提示牌,希望通過潛移默化引導(dǎo)市民改變不文明行為?h園林局借本報呼吁市民朋友們,為了自身安全,也為了同樣具有生命的綠植,請走斑馬線,將自己的文明行為變成城市美景的一部分。如果對解決橫穿綠化帶現(xiàn)象有好的建議,也請與縣園林局聯(lián)系。